MOSFET
最新课程
- Processor SDK
- 为您的设计找到合适的模拟电源控制器
- 高效 DCDC 转换器噪音和干扰抑制(上)
- 高效 DCDC 转换器噪音和干扰抑制(下)
- 高效 DC-DC 转换器的设计
- 运放电路频率响应及稳定性
- TPS系列电源设计及仿真
- 中文版高精度实验室:PSpice for TI
- 解决汽车摄像头模块中的设计难题
- 利用智能传感激发创新
热门课程
4.2.3输入阻抗与偏置电流
实际运算放大电路(三)
输入阻抗与偏置电流
位于书本的4.2.3节
我们在讲解输入阻抗与偏置电流参数之前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仿真
这是一个隔离衰减电路
经常用于示波器信号调理第一级
也就是示波器探头把信号衰减十倍
再输入一个缓冲器进行隔离给下一级
那么用于衰减分压的电阻 R1 、R2 阻值必须很大
这样的示波器的探头才能是高阻的
用于隔离用的缓冲电路采用同相比例构成
以确保不影响电阻的精确分压
那么任何信号调理电路呢都会降低系统带宽
所以我们作为示波器的第一级
我们要选用一个高速运放
减小对带宽的影响
那么常用的TI高速运放呢有 OPA84 系列
其中 OPA842 带宽是200兆
它还有其它系列的,846、847带宽更高
那么 OPA842 它是单位增益稳定运算放大器
只有它才能用于我们这种缓冲器一倍放大的用途
不带单位增益稳定这个标签就不能用于它
那么我们图示电路的输入信号选择为 1kHz/2Vpp 的正弦波
那么电路功能就是衰减十倍再隔离
那么理论上它的输出应该是 1kHz/200mVpp
那么仿真显示呢
输出电压不是纯交流信号
而是严重地偏离了 Y 轴,特别往下
我们分离曲线
利用指针工具
我们可以精确地读出输出信号的直流偏移
然后它俩加起来除以二
发现呢是偏了一点七几伏
这个偏移了很大
我们还可以直接读出峰峰值是多少
峰峰值呢190mV
这也小于理论值
因为我们理论值衰减十倍以后呢应该是
200mV 峰峰值
那么在解释仿真现象之前呢
我们查阅一下 OPA842 的说明书
点击下载数据表
我们找到电气参数供电为 ±5V 这部分
节选了表格,如图所示
那么在直流特性这一栏呢
我们找到输入偏置电流 -20uA
那么输入偏置电流的含义是
你不加载有效信号的时候晶体管也需要预先导通
这就是偏置电路作用
那么我们的输入偏置电流当然希望是越小越好
否则运放就难以认为是虚断的
那么一般来说双极性晶体管为输入级的运放
它的输入偏置电流呢都是微安量级
而 FET 它输入的在 pA 到 nA 量级
那么在 INPUT 输入这一栏
我们还可以看到前面提到过的共模抑制比 CMRR
那么 OPA842 呢它的 CMRR 典型值是95dB
这意味着它放大差模信号的能力是共模信号的56万倍
是非常高的
我们还可以看到输入阻抗的参数
输入阻抗呢包含输入电阻和输入电容
那么对于双极性晶体管输入级的运放来说呢
它的输入阻抗在兆欧量级
而 FET 呢它的数量级在千兆欧
我们图示的仿真异常呢
可以用输入偏置电流和输入阻抗来解释
OPA842 它的输入偏置电流 -20uA
它看似很小
但是这个电流加载在 100K 这么大一个电阻上
那么产生的压降就是 2V,-2V
我们仿真结果为-1.7V
是基本符合的
那么 OPA842 的输入阻抗也是兆欧级
这个地方呢相当接兆欧级电阻
那么它与 R2 并联以后是会影响到并联的阻值
所以这两个电阻的分压比是略小于10的
所以对于高阻信号实际运放不能看成输入阻抗无穷大
那么 OPA842 呢构架属于 Bipolar 运放
我们在选型里面可以看到构架属于Bipolar
双极性晶体管为输入级
那么它的控制呢是利用 iB 来控制 iC
所以它的偏置电流大、输入阻抗小
如果我们选择 FET 运放
构架里面选择 FET
运放的差分输入级采用场效应管的话呢
它的控制依靠 UGS,是电压控制
它的 IG 非常小
它只用于对栅极电容进行充放电
那么 FET 运放呢
无论是输入阻抗还是偏置电流的指标呢
都是要优于 Bipolar 运放的
而且是若干个数量级
好,对于示波器第一级调理这种用途
隔离运放只能选用高速的 FET 运放
比如说单位增益稳定的 OPA659
也得选单位增益稳定
那么仿真结果表明各项指标非常完美
没有直流偏移
信号的幅值也是 199.71mV
我们根据 OPA659 的说明书
它的输入偏置电流呢根据温度不同波动很大
FET 运放就有这样特点
但是呢它从最好的 ±10pA 到 3200pA
也是很好的
它产生的偏置电压会比 OPA842 小上万倍,可以忽略
那么它的输入阻抗也极高
说明书中典型值呢为10的12次方
那么与 R2 并联以后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仿真表明呢
199点几毫伏理论值200毫伏也是非常符合的
那么是不是场效应晶体管的运放就比双极性晶体管的运放好呢
实际上这两种高速运放的价格差别并不大
两种运放的性能指标各有优劣
比如说 OPA659 它的输入失调电压是要大于 OPA842
直流特性不如它
那么并且呢 OPA659 它的 CMRR 共模抑制比只有70个 dB
这也是比 OPA842 差的
本课小结
输入偏置电流输入阻抗对运放参数的影响
对于示波器输入分压
通过两个高阻值电阻进行分压
再隔离这个用途来说
输入 2V
输出呢希望是 200mV
但实际上呢
我的仿真结果是
输出电压幅值不够
而且产生了一个很大的偏移
那么 Bipolar 运放 OPA842
它的偏置电流和输出阻抗指标呢
不符合这个电路的应用
因为它的输入偏置电流有 -20uA 这么大
它在 100K 的电阻上产生的偏置电压就会达到伏这个量级
而且它的输入阻抗就兆欧级的阻抗
并联 100K 也会把这个 100K 电阻变小
使它分压比达不到10:1
那么如果我们采用 FET 的高速运放呢
它的指标就很好,没有偏移
因为它的输入偏置电流非常非常小
而且它输入阻抗很高
所以呢放大倍数不受影响
好,这节课就到这里
-
未学习 1.1.1电压源
-
未学习 1.1.2电流源
-
未学习 1.2.1电阻与电容
-
未学习 1.2.2电感
-
未学习 1.3阻抗与滤波器
-
未学习 1.4实际电容与电源滤波
-
未学习 1.5热阻与散热
-
未学习 2.1电路搭建与瞬时现象仿真
-
未学习 2.2其他有用的工具
-
未学习 3.1.1二极管的性质
-
未学习 3.1.2二极管的动态特性
-
未学习 3.1.3二极管的分类
-
未学习 3.2.1NPN型三极管与恒流源放电电路
-
未学习 3.2.2PNP型三极管与恒流源充电电路
-
未学习 3.3.1共射放大电路一般性质
-
未学习 3.3.2放大电路的直流偏移
-
未学习 3.3.3共射放大电路的失真
-
未学习 3.3.4共射放大电路的阻抗与密勒效应
-
未学习 3.3.5共射放大电路的设计
-
未学习 3.3.6.1共射放大电路增大放大倍数
-
未学习 3.3.6.2选频放大电路
-
未学习 3.3.6.3高频滤波与高频增强
-
未学习 3.4差分放大电路
-
未学习 3.5.1共集放大电路基本特性
-
未学习 3.5.2甲类功率放大电路
-
未学习 3.5.3乙类功率放大电路
-
未学习 3.5.4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
-
未学习 3.5.5共射共集组合放大电路
-
未学习 3.6.1共基放大电路基本特性
-
未学习 3.6.2共基共射放大电路
-
未学习 3.7场效应管概述
-
未学习 4.1.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
未学习 4.1.2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
未学习 4.1.3加法和减法运算电路
-
未学习 4.1.4直流偏置电路
-
未学习 4.1.5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
-
未学习 4.1.6PID运算放大电路
-
未学习 4.2.1轨至轨与运放供电
-
未学习 4.2.2运放的带宽与压摆率
-
未学习 4.2.3输入阻抗与偏置电流
-
未学习 4.2.4零漂移放大器与电流反馈放大器
-
未学习 4.3.1差分放大器
-
未学习 4.3.2仪表放大器
-
未学习 4.3.3.1电流检测方法
-
未学习 4.3.3.2电流检测放大器
-
未学习 4.3.4可变增益放大器与压频转换器
-
未学习 4.3.5隔离放大器与音频功率放大器
-
未学习 4.4.1简单有源滤波器
-
未学习 4.4.2有源滤波器设计软件
-
未学习 4.4.3高频馈通与运放带宽
-
未学习 4.5.1振铃及其成因
-
未学习 4.5.2开环增益与相移
-
未学习 4.5.3相位补偿
-
未学习 4.5.4比较器与正反馈
-
未学习 4.6.1噪声的基本概念
-
未学习 4.6.2噪声的有效值计算
-
未学习 4.6.3噪声计算软件
-
未学习 电力MOSFET开关概述及工作原理
-
未学习 MOSFET的导通电阻
-
未学习 MOSFET的主要参数
-
未学习 MOSFET的开关时间
-
未学习 MOSFET的损耗分析
-
未学习 MOSFET的驱动
-
未学习 MOSFET栅极驱动的振荡现象
-
未学习 斩波电路(一) —— 概述和降压斩波电路原理
-
未学习 斩波电路(二) —— 降压斩波电路仿真
-
未学习 斩波电路(三) —— 电荷泵电路
-
未学习 斩波电路(四) —— 升压斩波电路原理
-
未学习 斩波电路(五) —— 升压斩波电路仿真
-
未学习 斩波电路(六) —— 升降压斩波电路
-
未学习 斩波电路(七) —— Cuk, Speic, Zeta斩波电路
-
未学习 电流可逆斩波电路(一)
-
未学习 电流可逆斩波电路(二)
-
未学习 5.3单相整流电路
-
未学习 逆变电路(一)
-
未学习 逆变电路(二)
-
未学习 隔离驱动(一)
-
未学习 隔离驱动(二)
-
未学习 隔离驱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