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FET
最新课程
- Processor SDK
- 为您的设计找到合适的模拟电源控制器
- 高效 DCDC 转换器噪音和干扰抑制(上)
- 高效 DCDC 转换器噪音和干扰抑制(下)
- 高效 DC-DC 转换器的设计
- 运放电路频率响应及稳定性
- TPS系列电源设计及仿真
- 中文版高精度实验室:PSpice for TI
- 解决汽车摄像头模块中的设计难题
- 利用智能传感激发创新
热门课程
4.2.2运放的带宽与压摆率
实际运算放大电路(二)
运放的带宽与压摆率
位于书本的4.2.2节
我们来看运放带宽的 TINA 仿真
在如图所示的反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中
放大倍数理论值为-1
我们输入信号为 1kHz
那么呢我们看仿真的结果
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幅值基本相等
相位相反,反相放大
我们将信号呢设为 100kHz
幅值不变
现在我们发现呢
输出信号呢
幅值基本相等但是略微有一点点相移
我们将信号设为 1MHz
改为高频
那么现在发现输出信号的幅值
红色的部分
已经衰减了一半
并且呢产生了明显相移
几乎呈同相放大了
以上仿真表明呢
随着信号频率的增大
我们的放大倍数会降低
那我们再来看一下运放的带宽是否与增益设定值有关
我们图示电路中呢
将反相比例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呢改为了10
与此同时呢为了方便比较
我们把输出部分呢用分压电阻又把增益降下来
那么在 1kHz 输入的时候
我们的输出电压幅值与 VG1 基本相同,差180度
这个与前面的1倍放大电路相同
那么在 100KHz 中等频率的时候呢
我们看到
已经明显发生了衰减
而前面我们1倍放大电路在 100kHz 的时候基本是没有衰减的
我们把频率增到 1MHz 的高频
我们可以看到
输出信号基本衰减都看不到了
通过仿真对比我们得出一个结论
放大倍数会影响带宽
10倍放大电路在 100kHz 的现象
和我们前面1倍放大电路在 1MHz 现象是差不多的
因此呢我们就有了增益带宽积这个概念
即一个运放呢它构成同类放大电路
增益和带宽的乘积近似会相等
也就是说运放电路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带宽会越窄
那么只有高带宽的运放呢才可以用于放大高频信号
否则呢它会衰减得看都看不到
所以高带宽运放也称为高速运放
那么衡量运放的速度还有一个参数指标叫做压摆率
带宽和压摆率属于运放同一类指标
那么高带宽呢肯定压摆率也会高
我们选择一款高速运放
在放大器与线性器件里面选择高速运放
有314种
我们选择单通道,双极性
那么呢我们选择增益带宽积在 3500M
选定这么一种运放
我们增加一个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两个电路相同
我们主要把运放替换
用一个,另外一个用6629
我们把信号设定为 1kHz 的方波,100mV
注意呢
把上升沿下降沿这个时间
改到增大到10个纳秒
因为太短了仿真软件会出错
这是我们仿真电路的细节
注意横轴时间的设定
我们把它呢四位小数
这样我们能看出具体每格的差别
压摆率呢 SR 的单位是 V/μs
即运放的输出电压变化率可以达到每微秒多少伏
那么由于6629它的压摆率高出324若干个数量级
所以第二个输出,6629的输出要比
324的输出边缘要陡峭的多
就上升特别快速
好,这是压摆率高这是压摆率低
我们查阅芯片说明书呢我们可以发现
6629的压摆率有 1600V/μs
增益带宽呢 1000M,是非常大的
而324呢它的压摆率只有0.4,差了几千倍
它的增益带宽呢也只有 1.3M
那么增益带宽与压摆率的比值呢
我们对比这两种应该是符合变化趋势的
那么为什么压摆率可以用来衡量运放的速度呢
因为方波信号的边缘实际上包含了非常高的频率
你用傅立叶分解就知道
如果我能放大方波的边缘实际上就能够放大高频信号
一个方波信号如果进入低带宽的放大电路
典型的现象就是不再是方的变成圆头圆脑
这可以理解为带宽不够也可以理解为压摆率不够
那么只要你能够再现方波
不管方波的重复频率是多少
都意味着这是一个高带宽的电路
本课小结
运放的带宽
对于这样一个-1倍的反向放大电路来说
低频下符合理论值,反向放大-1倍
但是在呢高频下它的放大倍数会减小而且会产生相移
这就是运放都是有带宽的
增益带宽积的概念
我们增加一个电路
把它的放大倍数呢变为10倍,-10倍
但是呢我在输出部分用分压电阻降回10倍
这样呢它总的还是一个-1被放大
我跟原来的电路做比较
结果发现
-1倍放大/100KHz 的时候几乎是没有衰减的
而 -10倍放大/100kHz 的时候产生了明显的衰减
这就是增益和带宽是有相互有影响的
增益越高带宽就会越窄
运放的压摆率
我们使用了两种压摆率相差非常悬殊的运放
一个普通运放一个高速运放接成同种电路
我们观察反相
当输入信号下降沿来临的时候输出应该上升
高压摆率的输出运放输出非常陡峭
压摆率高
而低压摆率呢上升非常缓慢
这就是高速运放这就是低速运放
好,这节课就到这里
-
未学习 1.1.1电压源
-
未学习 1.1.2电流源
-
未学习 1.2.1电阻与电容
-
未学习 1.2.2电感
-
未学习 1.3阻抗与滤波器
-
未学习 1.4实际电容与电源滤波
-
未学习 1.5热阻与散热
-
未学习 2.1电路搭建与瞬时现象仿真
-
未学习 2.2其他有用的工具
-
未学习 3.1.1二极管的性质
-
未学习 3.1.2二极管的动态特性
-
未学习 3.1.3二极管的分类
-
未学习 3.2.1NPN型三极管与恒流源放电电路
-
未学习 3.2.2PNP型三极管与恒流源充电电路
-
未学习 3.3.1共射放大电路一般性质
-
未学习 3.3.2放大电路的直流偏移
-
未学习 3.3.3共射放大电路的失真
-
未学习 3.3.4共射放大电路的阻抗与密勒效应
-
未学习 3.3.5共射放大电路的设计
-
未学习 3.3.6.1共射放大电路增大放大倍数
-
未学习 3.3.6.2选频放大电路
-
未学习 3.3.6.3高频滤波与高频增强
-
未学习 3.4差分放大电路
-
未学习 3.5.1共集放大电路基本特性
-
未学习 3.5.2甲类功率放大电路
-
未学习 3.5.3乙类功率放大电路
-
未学习 3.5.4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
-
未学习 3.5.5共射共集组合放大电路
-
未学习 3.6.1共基放大电路基本特性
-
未学习 3.6.2共基共射放大电路
-
未学习 3.7场效应管概述
-
未学习 4.1.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
未学习 4.1.2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
未学习 4.1.3加法和减法运算电路
-
未学习 4.1.4直流偏置电路
-
未学习 4.1.5积分和微分运算电路
-
未学习 4.1.6PID运算放大电路
-
未学习 4.2.1轨至轨与运放供电
-
未学习 4.2.2运放的带宽与压摆率
-
未学习 4.2.3输入阻抗与偏置电流
-
未学习 4.2.4零漂移放大器与电流反馈放大器
-
未学习 4.3.1差分放大器
-
未学习 4.3.2仪表放大器
-
未学习 4.3.3.1电流检测方法
-
未学习 4.3.3.2电流检测放大器
-
未学习 4.3.4可变增益放大器与压频转换器
-
未学习 4.3.5隔离放大器与音频功率放大器
-
未学习 4.4.1简单有源滤波器
-
未学习 4.4.2有源滤波器设计软件
-
未学习 4.4.3高频馈通与运放带宽
-
未学习 4.5.1振铃及其成因
-
未学习 4.5.2开环增益与相移
-
未学习 4.5.3相位补偿
-
未学习 4.5.4比较器与正反馈
-
未学习 4.6.1噪声的基本概念
-
未学习 4.6.2噪声的有效值计算
-
未学习 4.6.3噪声计算软件
-
未学习 电力MOSFET开关概述及工作原理
-
未学习 MOSFET的导通电阻
-
未学习 MOSFET的主要参数
-
未学习 MOSFET的开关时间
-
未学习 MOSFET的损耗分析
-
未学习 MOSFET的驱动
-
未学习 MOSFET栅极驱动的振荡现象
-
未学习 斩波电路(一) —— 概述和降压斩波电路原理
-
未学习 斩波电路(二) —— 降压斩波电路仿真
-
未学习 斩波电路(三) —— 电荷泵电路
-
未学习 斩波电路(四) —— 升压斩波电路原理
-
未学习 斩波电路(五) —— 升压斩波电路仿真
-
未学习 斩波电路(六) —— 升降压斩波电路
-
未学习 斩波电路(七) —— Cuk, Speic, Zeta斩波电路
-
未学习 电流可逆斩波电路(一)
-
未学习 电流可逆斩波电路(二)
-
未学习 5.3单相整流电路
-
未学习 逆变电路(一)
-
未学习 逆变电路(二)
-
未学习 隔离驱动(一)
-
未学习 隔离驱动(二)
-
未学习 隔离驱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