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电量监测
最新课程
- 在机器人应用中利用毫米波技术
- 利用 TI 毫米波传感器的移动机器人应用
- 利用 TI 毫米波传感器的工业机器人应用
- CCS 和 C2000Ware 入门
- 介绍热门功率半导体
- 数字电源控制介绍
- Processor SDK
- 为您的设计找到合适的模拟电源控制器
- 高效 DCDC 转换器噪音和干扰抑制(上)
- 高效 DCDC 转换器噪音和干扰抑制(下)
热门课程
1.4 基于LM5170的电压环路、电流环路设计以及测试、PCB布板介绍
这一讲主要是关于
LM5170 外围的电压环电流环
以及 LM5170 的 layout 的一些介绍
如前面所提及的
因为 5170 集成的电流采样运放
以及跨导运放它的精度不够
无法满足电池设备的精度要求
所以我们需要使用更高精度的
仪表运放来进行电流采样
并且使用低偏置电压的运放
这部分电路是
电流精度控制的核心电路
包括换相电路
要保证换相器件的输出信号方向不变
仪表运放使用 INA188
在放大倍率 温漂 共模抑制比方面
都非常出色
那误差放大器我们使用 OP07
或者大家也可以使用
与它 P2P 的 TLV07
运放经过二极管和限流电阻
接入 LM5170 的模拟 PIN 脚 ISETA
那串联二极管的原因
后面会进一步解释
ISET 对地有肖特基二极管
保证 ISET 引脚
不会被拉至于低于 -0.4V 的一个电平
另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细节就是
仪表放大器和误差放大器的供电
必须要有稳定的一个供电
在实际应用中
一个功率板上有多个
电池充放电的通道
PCB 的面积很大
而这些供电是相同的
这个就代表供电的电流
走的路程会非常长
很容易产生比较大的纹波
所以需要在这些运放的附近
用 RC 滤波保证供电稳定
那电池电压的
主要控制电路就比较简单
一般可以采用两个 OP07
或者 TLV07 实现
其中一个采样电池两端的电压
那这个取决于电压指定的范围
可以将电压信号缩小一倍
误差放大器保证电池电压
跟随电压指令
运算放大器输出
那通过两个电阻分压后
同样可以进入 LM5170 的
模拟输入端 ISETA
分压电阻的作用呢
是限制 ISETA 的电压不超过五伏
那这个可以根据实际的
设计指标去进行设计
那同样的是在这个地方
我们同样是需要保证
供电的一个稳定性
那前面提到电流环和电压环的
最终输入信号都接入了
5170 的模拟输出 PIN 脚
也就 ISETA
但是方法有一点区别
电压环的输出呢
电压范围是正电压和负电压供电的一半
虽然肖特基将最小值
控制在 -0.3V 左右
而电流环通过二极管只有下拉能力
而下拉电流必须要高于
电压环的上拉电流
在电池电压小于
在电池电压小于电压指令时
电压环输出为高电平
但是电流环将 ISETA 的控制在合适数字
使得电池电流等于电流指令
当电池电压等于电压指令后
电压环输出电压减小
电池电流小于电流指令
电流环的运输呢
电流环的运放输出为高电平
但是二极管阻断了这个电压的影响
所以电池电压
电池被控制到电池的电压
那在 PMP15038 的设计上
我们采用了一个非常简单的
矫正控制器的放大倍率
和直流偏置量的一个方法
这个方法假定
放大倍率和偏移量在不同电流
和不同电池电压上是固定的
测试给定 20% 和 80%
最大电流指令使得实际值
需要注意的是电流指令
实际信号是电压信号
所以根据20%和80%之间的差
可以计算指令信号
到实际电池的比例为 9.82607
根据20%最大电流指令
和实际电流指令的差
计算出直流偏移约为 -5.9
按实际测试看来
不同电池电压
以及采样电阻的温度系数
对精度都有显著的影响
那大家可以参 TI 最新的参考设计
TIDA01040 的校正方法
那里面有更为详细的一些介绍
左图是在相同的3.6伏电池电压下
1 安到 50 安电池电流的情况下
测试的结果
那最大的误差不超过万分之一
那右图的表2是在同样指令下
电池电压从0.05伏到5伏时
输出电流的情况
随着电池电压的增加
实际电流只变化了两个毫安
测试过程中使用电子负载来模拟电池
那表格3是电压环的控制精度
测试前同样采用类似的方法
校准电压控制环
电压指令和实际电压之间误差小于0.5
那 PCB 的布板对设计电路的实现
以及控制精度以及可靠运行都非常关键
不好的 pcb 会产生大的开关噪声
可能将开关噪声引入模拟的控制电路
从而引起一系列的问题
pcb 布板一般从功率电路开始布起
因为这是噪声的源头
从减小噪声的角度来说
两个开关器件和高压侧
电流的环路越小越好
但是开关器件的温升要求也会对
开关器件的距离有限制
图中红色部分是
PCB LM5170 功率器件的
一个布板的示意图
那 LM5170 与功率电路的接口
连线同样非常重要
分为两个部分
一个是开关器件的驱动电路
一个是采样线的一个布线
驱动信号是干扰源
我们可以将驱动信号并行走线
减小对外的辐射和干扰
而采样线是容易受到干扰的线路
同样需要并行走线
尽量减小受到外部的干扰
最好能够用地线屏蔽
那在这里用开尔文连接方法
采样电阻面积一般比较大
但是电流采样上的点非常小
放在采样电路正下方的中心点
或者有些电路有专门的采样点
可以进行使用
这是 LM5170 附近的走线
这个是 LM5170 附近的走线
蓝色线为采样信号输入
和驱动走线的输出
以 IC 焊盘作为参考地
功率地单点接入这个参考地
大家更多的 Layout 的细节
可以去参考 LM5170
以及我们的几个参考设计
其中的实际的走线
这一小节的讲解就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
未学习 1.1 电池测试设备系统与TI核心器件介绍
-
未学习 1.2 基于TL594的开关型电池测试设备方案介绍
-
未学习 1.3 万分之一、50A基于LM5170的大电流测试设备方案介绍
-
未学习 1.4 基于LM5170的电压环路、电流环路设计以及测试、PCB布板介绍
-
未学习 1.5 基于升压、降压芯片的6A及6A以下电池测试设备电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