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直流和隔离式直流/直流开关稳压器
最新课程
- TI 高压研讨会
- 从零开始学 PSpice® for TI 仿真工具 - 手把手操作实训课程
- 高压系统功能安全简介
- 揭秘高压应用安规中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 管理微型逆变器中的电源转换挑战
- 比较三相工业系统的交流/直流电源转换拓扑
- 隔离认证概述及其对高压设计的意义
- 在基于 GaN 的电源中实现钛金级效率
- 提高 800V SiC 牵引逆变器效率和功率密度的主要设计注意事项
- 如何设计安全可靠和高效的储能系统
热门课程
3.2 基于氮化镓和硅管的有源嵌位反激变换器的比较(二)
大家好 我是德州仪器的系统工程师 David
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一块分享
基于氮化镓和硅管的有源钳位反激变换器的比较
第二章
今天的主要内容是介绍
有源钳位反激的工作原理
那么我们首先来看有源钳位反激的工作原理
这张图把有源钳位反激工作分为七个区域
在第一个区域里下管开通
所以输入电容的电压
连到变压器的励磁电感两端
励磁电流线性增加储存能量
在第二个区域里
上管和下管都处在关断状态
励磁电流给下管的结电容充电
给上管的结电容以及
副边同步整流的结电容放电
因此直到开关节点的电压
上升到一个高电压之前
可以看到下管的电流下降
而钳位电流和同步整流的电流增加
而钳位电流和同步整流的电流增加
在第三个区域里
高边的驱动信号还没有出现
所以励磁电流
首先通过高边的二极管给钳位电容充电
在第四个区域里
高边的管子开通
输出电压的反射电压开始给励磁电感去磁
所以励磁电流减小
励磁电感释放能量到输出
同时钳位电容和漏感谐振吸收能量
钳位电流为正向
在第五个区域里钳位电流反向
而且副边同步整流变高
在第五个区域里钳位电流为反向
而且副边同步整流电流变高
说明励磁能量和漏感能量一起传递到输出
在第六个区域里谐振完成
副边二极管自然关断
所以输出电压不再给励磁电感去磁
这个时候因为上管仍然开通
钳位电容继续给励磁电感去磁
所以在上管关断前
励磁电流保持反向
最后一个区域在上管关断后
负向电流开始给下管的结电容放电
同时给上管的结电容充电
所以开关节点的电压从高电平降到零
最后继续返回第一个区域
下管在接近零伏电压开通
实现零电压开通
从能量的角度看
ZVS 的条件是这个公式
由器件的特性知道
由器件的特性知道
氮化镓比硅管的结电容小得多
例如 RDS(ON) 大约在五六百毫欧时
氮化镓的结电容比硅管的结电容小三倍
因为这样
所以氮化镓的 ACF 有较小的峰峰值
磁芯损耗
较小的有效值电流
较低的绕组和上管的通态损耗
左图显示了副边用二极管整流
原边分别是氮化镓和硅管
结果显示峰峰值和有效值减小了 22%
这种结果表现出来
不仅仅是因为结电容的幅值
而且是因为结电容的非线性
例如右图所示
对于氮化镓 VDS 在 20V 到 400V 时
结电容变化不大
当 RDS(ON) 减小
对于硅管 VDS 小于 20V 的结电容
是 400V 结电容的 100 倍
另外随着 RDS(ON) 减小
20V 的结电容是 400V 结电容的 300 倍
因此如何理解结电容非线性影响
以及如何减小这种影响变得非常重要
当开关节点的电压被负电流放电
从高到低较小时
由结电容的非线性
对开关节点的电压下降的斜率有很大的影响
从右图中可以看到
氮化镓的结电容非线性较小
所以下降的斜率接近线性
而对于硅管的下降斜率有两段不同
开始和结束斜率比较小
中间的斜率比较大
上端的平坦区域
主要由上管的较大的结电容
以及输出整流管的结电容影响
下端的区域主要由下管的较高的结电容的影响
这种非线性对系统的影响主要有两点
首先是硅管需要的死区时间比氮化镓更多
这样导致较多的占空比的损失
同时也限制了开关频率
其次是硅管的有源钳位反激需要更多的负电流
来克服这两块结电容较大的区域
谢谢大家
- 未学习 1.1谐振变换器拓扑综述
- 未学习 1.2基本二元和三元谐振拓扑
- 未学习 1.3LLC串联谐振变换器
- 未学习 1.4宽输入输出范围谐振变换器
- 未学习 1.5谐振变换器改进型
- 未学习 1.6谐振变换器设计挑战
- 未学习 1.7寄生参数的影响及谐振变换器选型指导
- 未学习 2.1 同步整流的控制及其挑战(一)
- 未学习 2.2 同步整流的控制及其挑战(二)
- 未学习 2.3 同步整流的控制及其挑战(三)
- 未学习 2.4 同步整流的控制及其挑战(四)
- 未学习 2.5 同步整流的控制及其挑战(五)
- 未学习 2.6 同步整流的控制及其挑战(六)
- 未学习 3.1 基于氮化镓和硅管的有源嵌位反激变换器的比较(一)
- 未学习 3.2 基于氮化镓和硅管的有源嵌位反激变换器的比较(二)
- 未学习 3.3 基于氮化镓和硅管的有源嵌位反激变换器的比较(三)
- 未学习 3.4 基于氮化镓和硅管的有源嵌位反激变换器的比较(四)
- 未学习 3.5 基于氮化镓和硅管的有源嵌位反激变换器的比较(五)
- 未学习 4.1 D类功放的电源解决方案第一部分 - 音频功放基础(上)
- 未学习 4.2 D类功放的电源解决方案第一部分 - 音频功放基础(下)
- 未学习 4.3 D类功放的电源解决方案第二部分 - 电源对音频质量的影响
- 未学习 4.4 D类功放的电源解决方案第三部分 - AC-DC电源(上)
- 未学习 4.5 D类功放的电源解决方案第三部分 - AC-DC电源(下)
- 未学习 4.6 D类功放的电源解决方案第四部分 - 车载音频电源
- 未学习 5.1 直流直流转换器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案1 - 输出波动和芯片过热
- 未学习 5.2 直流直流转换器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案2 - 电感饱和与电压跌落
- 未学习 5.3 直流直流转换器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案3 - 环路不稳与软启保护
- 未学习 5.4 直流直流转换器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案4 - 振铃抑制与芯片散热
- 未学习 5.5 直流直流转换器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案5 - 输出与环路测量
- 未学习 6.1 关于测量电源环路增益的注意事项1 - 环路增益概述
- 未学习 6.2 关于测量电源环路增益的注意事项2 - 环路增益测试方法
- 未学习 6.3 关于测量电源环路增益的注意事项3 - 测试设置
- 未学习 6.4 关于测量电源环路增益的注意事项4 - 测试电路
- 未学习 6.5 关于测量电源环路增益的注意事项5 - 测试连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