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娱乐与仪表盘
最新课程
- Processor SDK
- 为您的设计找到合适的模拟电源控制器
- 高效 DCDC 转换器噪音和干扰抑制(上)
- 高效 DCDC 转换器噪音和干扰抑制(下)
- 高效 DC-DC 转换器的设计
- 运放电路频率响应及稳定性
- TPS系列电源设计及仿真
- 中文版高精度实验室:PSpice for TI
- 解决汽车摄像头模块中的设计难题
- 利用智能传感激发创新
热门课程
TAS6424的DC与AC负载诊断功能(二)
各位观众大家好
我是查尔斯张
下面我们继续讲解TAS6424
负载诊断的相关功能
本节视频主要讲解内容的第二部分
DC负载诊断
首先我们看一下DC负载诊断的
相关寄存器设置 第一
6424默认开启负载诊断功能
通过设置0X09寄存器的bypass位
该诊断过程也可以被跳过
第二 每个通道负载短路的门限值
可以根据需要从0.5欧姆
到5欧姆进行修改
副净值为0.5欧姆
0X0A寄存器对应通道1和2
0X0B寄存器对应通道3和4
第三 是能line out模式诊断
也是在0X09寄存器当中进行
第四 在进行负载诊断中的
任何时刻都可以通过设置0X09
寄存器中的相关比特
来停止诊断的过程
具体进行DC负载诊断的流程图
如图所示
和负载相关的控制寄存器共有三个
任何一个发生变化
就会触发相应的查询条件
比如是否要放弃诊断
比如负载短路的门限值
是否发生了改变
控制寄存器123的变化
将分别进入ABC3个子流程
当芯片配置完成并收到
开始负载诊断命令之后
TAS6424就将进入子流程B
进行负载诊断
在进行DC负载诊断时
四类故障从电路层面
又可以分为两步来进行
首先进行短电源和短D诊断
然后进行开路短路诊断
短电源和短D诊断的
具体电路如图所示
在芯片内部有几个模拟开关
首先关闭S1S2开关
打开S3开关在输出正负引脚上
送入二分之VDD电压
也就是1.65伏
然后分别把输出正负线上的电压
送给内部的ADC进行采样
根据回采回来的电压值
便可以得到是否发生短电源
或者短D的故障了
如果发生了故障
TAS6424就会向控制芯片
报告错误信息
与短电源短D故障的诊断比较类似
在进行开路短路诊断的时候
闭合S2S3开关 打开S1开关
通过一个六位的电流型DAC
向输出负端引脚注入20毫安电流
然后依次将输出负端和正端的电压
送给内部ADC进行采样
通过比较压差便可以得到
负载开路和负载短路的故障状态了
如果有故障发生
TAS6424也会向控制芯片
报告错误信息
这张图展示了一次
没有任何故障的DC负载诊断的时序
首先进行四通道短D短电源诊断
然后再进行开路短路诊断
前者每个通道大约需要耗时2毫秒
后者每个通道大约需要耗时40毫秒
再进行诊断之前
还需要有52毫秒的放电时间
让每个通道的电压变成0
再加上内部的一些状态切换
带来的时间开销
整个诊断的过程大约需要224毫秒
诊断完成之后
四路输出同时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这张图是放大的时序图
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四路输出
依次进行短D短电源诊断
在当前通道没有发现故障的情况下
马上切换到下一个通道进行故障诊断
假设通道一发生了短电池故障
那么在诊断的时候
芯片会在第一次诊断出故障之后
等待52毫秒
然后再进行第二次诊断
确认故障确实存在后
记录下故障状态
并切换到下一个通道进行诊断
该通道将不再进行
后续的开路短路诊断
这种情况下需要的诊断时间
大约需要238毫秒
假设通道一发生了负载开路故障
芯片初次诊断出故障后
同样也需要等待52毫秒
进行第二次诊断
确认故障后记录下故障状态
并切换到下一个通道继续诊断
这样整个流程大约需要316毫秒
诊断结束后没有故障的三路输出
进入播放状态
有故障的通道会继续留在诊断状态
进行循环诊断
直至故障移除后进入播放状态
如果四路输出全部开路的话
除了开始诊断之前需要等待52毫秒
在诊断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四次等待
并进行八次开路诊断
因此整个诊断的过程相对耗时较长
总共需要592毫秒
好 谢谢
-
未学习 TAS6424的DC与AC负载诊断功能(一)
-
未学习 TAS6424的DC与AC负载诊断功能(二)
-
未学习 TAS6424的DC与AC负载诊断功能(三)
视频简介
TAS6424的DC与AC负载诊断功能(二)
本节视频主要讲解TAS6424-Q1如何实现DC负载诊断功能,包括诊断流程,内部电路实现,诊断时序图等。